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團隊建設培訓公開課
團隊建設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從技術走向管理(張永杰)
【課程編號】:MKT010383
從技術走向管理(張永杰)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團隊建設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4月25日 到 2025年04月26日3980元/人
2024年09月06日 到 2024年09月07日3980元/人
2023年10月12日 到 2023年10月13日3980元/人
【授課城市】:杭州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從技術走向管理(張永杰)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杭州技術到管理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企業痛點
根據我們多年從事技術管理咨詢的經驗,發現中國企業95%以上的中基層主管都是從技術能力比較強的工程師中提拔起來的,很多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技術人員角色不能轉換,過度關注技術細節;認真幫助下屬可是他們并不買賬;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是上司卻嫌效率太低;希望下屬多提意見,可是他們卻什么都不說,不愿意承擔責任;上司讓制定工作計劃,可卻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領導團隊,更不知道如何確保你的團隊不出差錯……致使疲憊不堪卻還不能有效達到整體目標。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焦頭爛額滿頭包,還被罵“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如何從苦逼—牛逼--,從萬惡之源—萬福之源,從“一將無能”—YYDS?
從一名只對技術負責的技術人員轉變為對全流程負責的項目經理和對某一專業領域負責的部門經理,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實現哪些蛻變、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養自己的領導力等是本課程重點探討的內容。
適用對象
產品經理、項目經理
課程收益
1.分享講師上千場技術管理培訓的專業經驗,通過現場的互動幫助學員理清走向管理的困惑
2.總結和分析技術人員從技術走向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3.掌握實現從技術走向管理的過程中要實現的幾個轉變
4.掌握與領導溝通的方法技巧
5.掌握走上管理工作崗位后需要掌握的核心管理技能
6.了解成功實現從技術走向管理轉變的幾個關鍵要素
課程大綱
一、技術管理者的全局思維
1.何謂“管理”?先理后管,先管后理?
2.何謂“領導”?令、頁、巳、寸?
3.優秀的管理者是資源分配者、混亂處理者、談判者
4.管理者的職責:BAT(業務、能力、人才)
5.研發人員的特點
1).邏輯思維能力強
2).獨立貢獻者居多
3).技術導向性明顯
4).流動意向明顯:識別研發人員離職征兆
5).研發文化平等
6).……
6.優秀的主管應給員工提供4-5個機會
1).做事的機會:如何提升團隊成員饑餓感
2).賺錢的機會:為民請命→為民請戰,如何提升團隊效率
3).晉升的機會:翻譯家
4).學習的機會:績效管理診斷箱、PIP
5).……
7.優秀主管應該梳理出優秀員工的標桿模型
1).如何識別員工是否積極?
2).善于作秀的能力很重要
8.適應從“好人”向“壞人”的轉變
9.研討:從技術走向管理的困惑
二、思維模式、工作方式和習慣的轉變
1.確定團隊規則的方法:
1).亞斯蘭現象
2).破窗理論
3).蛇蛙原理
4).火爐法則:灰度哲學
5).案例研討:技術人員允許犯什么樣的錯誤,不允許犯什么樣的錯誤
2.創建團隊文化
1).工程商人:FAB
2).基于用戶角度的創新:EMUI、UCD、用戶體驗
3).做好員工期望值管理
4).何謂正向激勵?
5).何謂負向激勵?
3.習慣之一:成果導向
1).過程和結果的關系
2).追求過程的快樂還是成果的快樂
3).研討:技術管理者在具體工作中怎么做才算是成果導向?
4).產品開發的成功標準是什么?
5).成果導向是以過程控制的成果
4.習慣之二:綜觀全局
1).對技術各級管理者來說全局在哪里?
2).全局最優、系統工程思維
3).根據案例研討何謂綜觀全局?
5.習慣之三:聚焦重點
1).技術管理人員忙碌卻無成效的原因剖析
2).技術管理人員的工作分類(四個象限)和時間管理
3).例行、例外之間的關系
4).討論:對技術管理者來說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工作?領導交代的工作到底屬于哪個象限?
5).案例:技術部王經理的工作時間如何安排?
6.習慣之四:發揮優勢
1).不同的技術人員有什么優勢
2).是發揮優勢還是克服弱點
3).發揮優勢要求我們做到什么
4).采用什么方法才能發揮不同技術人員的優勢
7.習慣之五:集思廣益
1).差異會導致沖突嗎?差異與沖突的關系
2).技術沖突的原因
3).集思廣益經常使用的方法論(頭腦風暴法、德爾菲-背靠背)
4).頭腦風暴:三不原則
三、技術管理者的溝通管理
1.對外部客戶的溝通:
1).如何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VOC到真實需求
2).抽象之梯
3).咬文嚼字
4).注意背景信息
5).需求管理工具:KANO模型,雷達圖
2.對上級領導/下屬員工
1).“成為了自己并不喜歡的模樣”
2).與領導溝通的要點
3).有傾向者的選擇題?
4).“晃來晃去”
5).“明亮而不刺眼的人”
6).研討:在趙構眼里,為什么岳飛該死?
3.對同僚部門
1).板凳決定腦袋
2).換位思考
3).思考:如何減緩推諉:三種方式
四、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核心管理技能之一:目標與計劃
1.從項目經理角度:
1).計劃為計劃包
2).如何制定計劃
2.計劃監控:
1).演示PERT圖
2).關鍵路徑法介紹
3).如何尋找關鍵路徑
4).管理者如何決定員工是否請假?
5).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3.效率優先的案例研討:
1).制定某項目的計劃
2).為什么有時候多投入資源意義不大?
4.人員梯隊化
5.時間的階段分布
6.從部門經理角度:
1).給員工制定目標的四大來源
2).給研發人員采取PBC(個人績效承諾)
3).PBC要符合SMART原則
五、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核心管理技能之二:組織與分派工作
1.案例研討:撲克牌游戲
2.如何對技術工作進行分解
3.給技術人員分派工作的原則
4.給技術人員分派工作的步驟
5.案例研討:一個人承擔多個項目遇到資源沖突怎么辦
6.案例研討:兩個領導意見不一致,怎么辦?
7.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定位分析:包工頭和勞務輸出公司
六、 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核心管理技能之三:控制與糾偏
1.計劃控制中常見問題和解決辦法
2.督查:奏折是不可靠的,下屬只會讓你看到他想讓你看到的
3.監控計劃
4.項目控制手段:項目報告
5.項目控制手段:項目例會
6.項目控制手段:計劃變更控制
7.項目控制手段:狀態轉移
8.項目控制手段:狀態轉移
9.項目多時,高層領導從事該做的事情
10.質量管理:業務評審、技術評審
11.情景化的知識管理
12.項目資源使用曲線
七、從技術走向管理的核心管理技能之四:領導與激勵
1.領導權威力的來源
2.研討:領導如何提升權威?
3.如何針對不同環境和不同的技術人員進行情景領導
4.討論:如何增進技術團隊的凝聚力和士氣
5.非物資激勵的辦法有哪些?
6.慈不帶兵,賞罰分明:建立一個偉大組織的全部秘密就是“末位淘汰”
7.如何針對不同環境和不同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
1).指揮傾向者:團隊刺頭
2).關系傾向者
3).思考傾向者
4).聽命行事者
八、成功實現從技術走向管理轉變的關鍵
1.成功的實現角色換位
2.管理技能的培養
3.個人修煉(習慣、領導力、溝通能力)
4.組織的融合和團隊的打造
5.技術管理者應具備4個E
張老師
資歷背景
清華大學EMBA講師、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發管理課程特聘專家,長期受邀于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廣東省企業聯合協會、深圳市電子協會及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等行業協會
授課經驗
東軟、浪潮、網易、浙大網新、金山軟件、海康威視(7期)、四維圖新、魯能軟件(2期)、中科曙光、同方威視、立林科技(咨詢項目)、九聯科技(5期)、龍旗科技、商米科技等;長飛光纖(3期)、烽火通信、亞信科技、移為通信、京東方、OPPO(2期)、一加手機、舜宇光學(2期)、歌爾聲學(2期)、歐菲光(3期)、中航電測、四創電子(2期)、捷普電子、恒生電子(2期)、航盛電子(9期)、復旦微電、華潤微(2期)、上海澤豐、能訊半導體、科瑞半導體、揚杰科技、三安光電(2期)、瑞晟微電子、中國醫藥研發中心、云南白藥、恒瑞醫藥、康緣藥業(4期)、香雪制藥、豪森藥業、圣和藥業、白云山漢方藥業(2期)、偉思醫療(2期)、穩健醫療(2期)、納通醫學、美敦力(3期)、新華醫療、麥瀾德、逸思醫療、明峰醫療、凱利泰、樂普醫療、萬東醫療、新瑞鵬寵物醫療(2期)、深圳新產業生物(6期)、珠海麗珠集團(2期)、飛依諾、上海階梯醫療(2期)、上海卓外醫療、上汽通用、上汽大眾(3期)、一汽解放(2期)、上汽股份(2期)、一汽大眾(4期)、東風汽車(7期)、中控信息、正弦電氣、川儀股份、寶鋼、中糧、中科院自動化所(2期)等企業
學員評價
“很實用,我是做人力資源的,被公司趕鴨子上架來聽課,本以為肯定聽不懂。沒想到張老師在講課時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旁征博引來闡述理論,如聽故事”
“很棒、所講的內容就是我們想要的,真正能夠幫助到我們企業去解決一些管理現場中的難題,在他的指導下,我認識到了自己所存在的問題,我以后會有更大進步的。”
“張老師講課非常的幽默,有感染力,大會議室里笑聲不斷,期待下次還可以聽到張老師的課程!”
“張老師整體課程節奏把控良好,授課邏輯清晰,引用案例詳實,課程質量很高”
“知識量很大,希望能最大程度用于工作中去”
“上海聽了公開課后,我立即拍板做咨詢項目,就這么干!大公司這么管理能成功,我們通過張老師的輔導也一定會更上層樓!”
“張老師的一句“讓成功成為習慣”我印象很深刻,回去就作為研發團隊的口號……”
“為人謙遜,很樂于分享,中間給我們拷了很多模板和表單,我初步看了一下,非常有借鑒作用”
“之前感覺干了幾年研發,沒有什么可學的。聽完課后感覺很精彩,老師從宏觀角度講解了很多研發的思路和注意事項,在實際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感覺自己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