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物流管理培訓公開課
物流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 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
【課程編號】:MKT040606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 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物流管理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6月21日 到 2025年06月21日4300元/人
2024年07月06日 到 2024年07月06日4300元/人
2023年07月22日 到 2023年07月22日4300元/人
【授課城市】:上海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供應鏈管理:高成本、 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深圳
【課程關鍵字】:上海供應鏈管理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培訓對象
–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總監、高級經理、部門負責人
–研發、設計、營銷、計劃、運營、生產、采購、供應鏈
課程特色
全球智慧,全球實踐,本土應用
–15年的北美職業經歷,尤其在硅谷高科技界
–8年的培訓、咨詢和幫助本土企業供應鏈轉型經驗
–不但分享傳統制造業,而且分享高科技、快消品、 小批量行業的最佳實踐
不但分析為什么,而且講解怎么辦
–觸及本土企業重資產、高庫存、成本高企的本質挑 戰,提出系統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不光是學習,而且是與同行交流
–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分享眾多行業的最佳實踐
課程內容:
挑戰一:重銷售、輕運營,供應鏈成為企業的普遍短板
一、熱點問題:資源投入不足,導致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 低下,成為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短板
1.–設計開發個好產品、營銷賣個好價錢、供應鏈以合適的成本和速度生產出來——供應鏈成為企業的戰略職能,與設計、營銷一起,構成企業的三條腿;
2.–本土企業要么是營銷驅動,要么是技術驅動,資源投入嚴重向營銷、設計傾斜。供應鏈因投入不足,成為三大戰略職能的短板,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供應鏈管理薄弱,一方面沒法有效支持新產品開發,比如對接產品與工藝開發來優化設計;另一方面沒法有效支持營銷,比如平衡需求與供應并降低庫存。這都決定了供應鏈成本高昂、響應速度慢、庫存居高不下。
二、解決方案:全面提升供應鏈管理,打建戰略供應鏈職能
1.–新品開發階段:聚焦產品和供應商層面,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早期介入設計,通過優化產品、工藝設計,影響設計選型,從根本上降低產品和供應鏈的成本。
2.–產品量產階段:超越訂單層面,擺脫執行模式,加強供應鏈計劃職能,有效平衡需求與供應,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改善客戶服務的同時,降低庫存和供應鏈成本。
挑戰二:增速放緩,成本高企,企業普遍面臨增長陷阱
一、熱點問題:中低速增長成為新常態。增速放緩,成本居高不下,企業面臨增長陷阱
1.–在絕對成本上,即單位產出需要的原材料、人工和能源上,中國歷來不是低成本國家, 三十多年來的高增長是以高成本為代價的;
2.–營收增速放緩,成本卻隨著慣性繼續攀升, 企業陷入增長陷阱,重資產、高庫存帶來的問題必將更加嚴峻,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解決方案:全面改善供應鏈管理,把成本做下來,把速度做上去
1.–重資產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以市場機制獲取資源的能力 提高供應商管理能力,走專業外包輕資產之路,聚焦“微笑曲線”的高獲利點,提高投資回報率。這也是三四十年來北美跨國企業的普遍戰略。
2.–高庫存的主要根源是計劃上的先天不足和執行上的拖泥帶水 強化供應鏈計劃職能,改善需求預測和庫存計劃,促進銷售與運營協調,更好地平衡需求與供應,系統降低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
3.–復雜度是成本的驅動器。產品線泛濫、產品型號大增、設計標準化程度低,導致復雜度大增、規模效 益喪失,成本居高不下 推動供應鏈協作,優化產品和工藝設計,降低復雜度以降低供應鏈的成本。
挑戰三:前端雜、后端重、中間亂成為本土企業的通病
后端重:重資產經營 重資產運作,投資回報低
中間亂:計劃薄弱計劃不到位,緊急需求多庫存高企,庫存周轉率低
前端雜:需求雜亂 產品線長,產品型號多供應商管控力度低,績效差
解決方案:三管齊下,前端防雜、后端減重、中間治亂
一、前端防雜:產品的復雜度高,導致規模效益喪失、利潤率下降
1.–在增長戰略的驅動下,企業的產品線越來越長,產品型號越來越多,零部件設計越來越獨特,導致批量越來越小,規模效益喪失。結果呢,生意越做越多,錢越賺越少;表面上賺了,都賺進庫存了。
2.–復雜的產品需要復雜的組織、流程來支持。產品、組織和流程的復雜度一起,成為高成本的驅動器。
3.高復雜度是成本做不下來、速度做不上去的根源。規模越大,供應鏈響應成本越高、響應速度越慢。
4.–本培訓會詳細分析摩托羅拉和一些本土企業的教訓,分享蘋果在產品復雜度控制和供應鏈改善上的經驗,系統闡述產品、流程和組織的復雜度控制方法,通過降低復雜度來降低產品和供應鏈的成本。
二、后端減重:重資產運作,資產利用率低,導致投資回報率低下
1.–在增長戰略的驅動下,本土企業盲目擴張產能,固定投資超過營收的增長速度,資產回報率越來越低。
2.–2014年,中國500強的資產利潤率僅為1.36 ,四分之一多的企業達不到商業銀行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3.–本培訓會全面分享硅谷高科技企業的輕資產之路,聚焦核心競爭力,打建供應商管理能力,讓供應鏈管理成為公司的戰略職能,成功地通過市場機制獲取資源,全面提高投資回報率。
三、中間治亂:疏于供應鏈計劃,沒法有效平衡需求和供應,導致庫存居高不下
1.–與歐美企業相比,計劃是本土企業的短板。計劃不到位,全靠執行補;貌似沒做到,實則沒想到。
2.–供應鏈計劃薄弱,是庫存高企的根本原因之一。計劃上的先天不足,加上執行上的拖泥帶水,導致客戶滿意度低,但同時庫存周轉慢、呆滯庫存多,注定資產利用率低、投資回報率不高。
3.–本培訓會深入探討庫存控制,特別是促進跨職能協作,減輕信息不對稱來提高需求預測的準確度,縮短周轉周期、降低不確定性、改變組織行為,三管齊下全面控制庫存。
劉老師
劉寶紅,暢銷書《采購和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作者。美國注冊采購經理,“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美國西斯國際責任有限公司執行總監。
在采購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劉先生有十幾年的豐富經歷,主要來自硅谷高科技界,集中在制造行業。從2000年起,劉先生在美國 學習和實踐供應鏈管理。自2004年以來,劉先生致力于介紹、宣 傳供應鏈管理,幫助國內企業系統提高采購和供應鏈管理水平。他與國際頂尖咨詢公司聯手,幫助本土企業制定供應鏈轉型戰略、完善供應鏈管理、培養中高層管理人員,以適應全球化的需要。他跟青島海爾、中國移動、中興、華為、三一重工等大型本土企業有著長期合作。
劉先生是《物流管理》、《世界經理人》、《中國采購年鑒》的經常撰稿人,發表文章五十余篇,并且在《中國石油石化采購》上設立采購和供應鏈專欄。他的作品也刊登在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IT時代周刊》和《商界評論》上。
他的最新專著《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供應鏈執行》18年4月份即將出版。《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 的角度》、《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都成為供應鏈領域的高居暢銷榜著作。圍繞他的專著,劉先生推出一系列培訓,先后培訓了千百家公司的員工,全面覆蓋汽車家電、電信設備、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石油石化、服裝制造、餐飲、電商等多個行業。
劉先生畢業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供應鏈管理的MBA。他是美 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認證的注冊采購經理(C.P.M.),通過生產與庫存管理認證(CPIM),接受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摩托羅 那和霍尼韋爾等的系統的六西格瑪培訓,是六西格瑪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