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稅務會計培訓公開課
稅務會計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社保入稅 財稅數字化 電子專票來襲 案例解析企業稅控新思維
【課程編號】:MKT048414
社保入稅 財稅數字化 電子專票來襲 案例解析企業稅控新思維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稅務會計培訓
【時間安排】:2023年12月28日 到 2023年12月29日2800元/人
2023年01月12日 到 2023年01月13日2800元/人
【授課城市】:太原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社保入稅 財稅數字化 電子專票來襲 案例解析企業稅控新思維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太原電子專票培訓,太原社保入稅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介紹
− 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政策推行對企業有哪些影響和重要意義
− 如何減少電子發票使用過程中的風險?
− 財稅數字化背景下,企業如何善用節稅措施
− 特殊用工方式下會計、稅務、社保如何進行處理
社保入稅,目前從表面上來看,只是繳費地點的變化,但是事實上來說收費的性質已從過去的收費變成了收稅,一旦企業產生不繳社保或者少繳社保的行為,那么企業就是在偷稅。
2020年9月開始,寧波開始試點專票電子化;10月石家莊開始試點,11月受票范圍擴大至整個河北省;12月在天津、河北、上海等11個地區的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專票電子化,受票方范圍為全國。試點成熟后將在全國范圍推開電子專用發票,屆時,我國即完全步入發票電子化時代。標志著“以票控稅”模式已完成向“數據控稅”模式的轉變。企業要做的是接應稅務政策調整,趕上財稅信息化的快車。
2021年開年之際,特邀請年度線上線下課程最受歡迎的晨旭老師,用親身參與和處理的大量真實案例,為學員分享財稅數字化、納稅信用、發票電子化、社保入稅等關鍵詞后的隱藏風險點,幫助大家認識征管新要求、教會大家應對新風險,掌握稅控新思維,為新一年的工作夯實基礎!
課程收益
− 了解納稅信用及其修復情形及對企業的意義
− 梳理最新政策,結合電子票據新形式,排查發票管理中的風險點
− 掌握從社保入稅著手,完善企業稅收合規之道
− 防范財稅數字化下的新風險、管控新思路及節稅新措施
課程內容
第一模塊:從納稅信用新政看企業如何保持和提升信用等級
(一)納稅信用在優惠政策中的不同適用
(二)如何防控企業面臨的納稅信用風險
(三)納稅信用修復新政對企業意味著什么
1.適用納稅信用修復的納稅人范圍
2.適用納稅信用修復的三種情形
3.修復信用指標的時間不同分數也不同
4.納稅信用修復與信用復評的關系
(四)納稅信用管理新政“兩調整”和“兩增加”的亮點
1.“兩調整”調整的方向和內容
2.“兩增加”增加的條款和范疇
第二模塊:從發票新政看企業會計檔案電子化的發展之路
(一)“放管服”改革下的大力推行發票開具便利化
1.小規模納稅人的“自開票”政策
2.取消增值稅發票認證期限后的逾期發票怎么辦
3.發票用途確認錯誤如何改正
(二)異常扣除憑證新政的增值稅和所得稅處理
1.異常扣除憑證新舊政策比對、定義及范圍
2.稅務機關對異常扣除憑證的增值稅處理
3.稅務機關對異常扣除憑證的所得稅處理
4.如何防范取得異常扣除憑證的風險
(三)會計憑證電子化新政是企業會計檔案電子化的前驅
1.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票據新政的靚點
2.電子會計憑證“雙保存”的意義
3.會計檔案電子化需要符合的四個條件
(四)增值稅電子發票新政解析及趨勢展望
1.2021年全國推行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新政解析
2.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政策推行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第三模塊:從疫情優惠政策看企業匯算清繳找差補缺
(一)疫情優惠政策中的“公益性捐贈”在個稅和企稅匯算清繳時如何適用
(二)延長虧損年限的范圍及如何彌補更有利于企業
(三)“一次性稅前扣除”需注意疫情政策與優惠政策的不同點
(四)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特別強調的內容
(五)對“新晉社會人”的個稅特別優待
(六)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可以直接在年初扣六萬
(七)個稅匯算清繳專項附加扣除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四模塊:從社保入稅看企業稅收征管完善合規之道
(一)非稅收入和社會保險新政的變化和影響
(二)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的口徑
(三)社會保險費在個人所得稅中的征免規定
(四)哪些社保屬于不合規行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五)特殊用工方式下會計、稅務、社保如何進行處理
(六)有了臨時稅務登記,發票不再是難題
(七)開具無欠稅證明意味著依法納稅又有了新高度
(八)稅收違法檢舉管理辦法教你如何行使群眾監督權
(九)大額現金管理到底管理了誰
(十)最高檢對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定性的新政
第五模塊:從稅收案例中看財稅數字化下企業涉稅風險自查與防范
(一)邏輯關系有偏差——稅稅比對、稅費比對、費費比對存在的風險
(二)只因多看了一眼——增值稅發票開具、取得時票面信息與進項抵扣之間存在的風險
(三)疫情期間連軸轉——各項周轉率、變動率與同期、上期、同行業比對存在的風險
(四)本企業已注銷——應收賬款長期掛賬應付賬款長期不付存在的風險
(五)不同行業不同界定——兼營和混合銷售未明確區分的稅收風險
(六)這錢其實不好收——取得代扣代繳手續費收入如何進行處理的風險
(七)該什么時間繳什么稅——未按照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點)確認收入
(八)是否繳納增值稅——判斷財政補貼收入是否繳納增值稅的風險
(九)你可以轉,但必須說——個人股東發生股權轉讓行為是否履行報告義務,是否依法代扣代繳稅收的風險
(十)稅務上的工資是有條件的——工資薪金、“三項經費”未按規定扣除的風險
(十一)全員如何判定——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未惠及全員超標未代扣個稅的風險
(十二)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列——董事會費項目隨意列支的風險
(十三)別誤會成吃飯才是招待——在其他科目列支業務招待費多扣除費用的風險
(十四)善用宣傳不誤事——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相互轉換的風險
(十五)老生常談但錯還是犯——私車公用及列支非企業自有車輛費用的風險
(十六)沒有土地蓋不了房啊——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運營中的常見風險
(十七)代扣代繳是企業的義務——向職工發放各種獎金、津貼、補貼未按規定計算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十八)這都是工資——直接支付員工現金、預付卡(券)、實物、免費旅游等未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十九)偶然所得也要繳稅——無償贈送個人禮品、額外抽獎等未按“偶然所得”稅目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二十)實質重于形式——支付給總部的部分費用違規扣除的風險
(二十一)千人一面容易審美疲勞——利用會議費、咨詢費、勞務費虛開普通發票的風險
(二十二)分割單不是萬金油——未約定分攤方式統一不取得發票而憑分割單入賬的風險
(二十三)沒有發票入賬有限制——未取得發票稅前列支的風險
(二十四)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企業投資者或股東向公司借款長期不還的涉稅風險
(二十五)印花稅雖小很重要——企業業務往來應繳納而未繳納印花稅的涉稅風險
(二十六)行政處罰要避免——因違反稅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處罰的企業違規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多退增值稅風險
(二十七)這張名單很可怕——不注意納稅信用管理致使企業信用下降進入黑名單的風險
(二十八)優惠雖好備查難——所得稅優惠政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未將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風險
第六模塊:財稅數字化下企業可以考慮的節稅措施
(一)舉例說明節稅需要考慮的綜合性原則
(二)鞋子是否合腳自己知道——免稅政策的使用要根據企業自身條件來確定
(三)花錢花在刀刃上——購置固定資產可以選擇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用人也可以節約稅收——人力資源可以選擇的稅收優惠政策
(五)打折方案有講究——折扣銷售如何制定可以進行節稅
(六)買一贈一不糊涂——贈品數量和贈品選擇有助于節稅
(七)延續多次的廣告費——關聯企業的廣宣費如何選擇分散扣除
(八)投資切記不盲目——投資方向可以選擇的稅收優惠政策
(九)重組方式決定節稅效果——企業資產重組差異比較和分析
(十)小稅種也有節稅效應——房車土印可以考慮的稅收優惠政策
晨老師
滿意度99%
普稅知識宣傳員
省級稅務局兼職培訓師
某省稅務高端人才
講師簡介:晨旭老師從事稅務工作二十年,是某省稅務高端人才、省級稅務局兼職培訓師,并多次獲全省稽查崗位和管理崗位能手稱號。現為鉑略普稅知識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