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產業地產的規劃設計與盈利模式
【課程編號】:NX11051
產業園區/產業地產的規劃設計與盈利模式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項目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2天,6小時/天
【課程關鍵字】:地產規劃設計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獲益
建設規劃與經營規劃,是產業園區兩大核心規劃內容,一個側重硬件構建,一個側重軟性經營。本課程針對這兩大核心規劃內容,從戰略的高度、系統的維度和細節管控的深度,詮釋產業園區的綜合規劃設計內容和盈利模式、營運策略, 并結合典型案例,全面解析符合發展趨勢的產業地產開發建設思路與經營方略。課程將讓學員獲得如下重點收益:
?明晰產城設計的全盤規劃思路及三規合一原則;
?掌握不同規模、不同區屬的產業地產六大基本模式及產品線;
?知悉產業地產的盈利模式,清晰構劃產業地產的經營戰略與操盤思路;
?系統性推進園區建 設和運營,提升資產價值與品牌效應。
課程亮點
?從宏觀的頂層設計到實戰的全盤推進,兼顧兼得;
?講師資深一線實戰經歷與行業典型案例相輔相成,
?行業晦澀理論知識化為通俗易懂講解,深入淺出;
?從整體建設規劃到招商運營,倡導鮮明獨到觀點;
?遵循產業跨界整合和系統營運思維,指導全實戰。
課程對象
?本課程的主要對象為:
?產業地產公司或產業園區項目的高管及中層經營管理人員;
?轉型經營的傳統地產開發商的從業人員;
?高新區、開發區管委會各級領導及招商運營人員;
?孵化器、眾創空間以及相關中介服務機構人員;
?政府產業規劃管理人員、招商部門人員;
?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的研究人員等;
?其他相關從業人士。
課程目錄
一、產業地產規劃釋義及原則
1.產業地產規劃全景內容及三規合一
2.產業地產規劃與產業地產策劃
3.產城融合與產業社區的規劃
4.產業地產的“新九通一平”建設理念/模式
二、產業地產戰略經營規劃
5.產業地產的盈利模式
6.產業地產戰略經營的三維象限圖
7.產業地產六大基本建設模式
8.產業地產經營管理保障
三、產業地產建設規劃設計
9.產業地產項目建設規劃的范疇內容
10.產業地產項目建設規劃的基本原則
11.評判產業地產規劃優劣的指標
12.項目總體定位
13.產業規劃定位
14.項目功能規劃定位
15.空間規劃與布局
16.建筑產品規劃設計
17.項目招商定位
18.項目運營規劃
19.項目商業配套規劃
20.項目職住平衡規劃
21.產業社區配套規劃
22.智慧園區構建規劃
三、產業地產規劃的延展解讀
23.項目區位、規模與整體定位
24.園區性質與規劃要點
25.產業地產建設融資籌劃與資本經營
26.產業地產規劃的再調整
※以上培訓內容根據企業需求情況及行業最新信息將進行適當調整
閻老師
閻立忠老師
高級工程師、工商管理碩士
產業園區與產業地產的規劃營運實戰派專家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C產業園發展戰略規劃組成員
中國產業園區國策委員會專家智庫專家成員
現任北京融通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
曾先后任職于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科技企業集團和上市地產公司,擔任高管,現任北京融通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個人兼具地產、科技與實業的復合工作經歷。在天津高新區、濱海新區及京津冀區域操盤建設產業園區,全面負責產業園及孵化器規劃與營運管理,主操了ZTE中興通訊產業基地、智慧山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濱海國家廣告產業園、清科園等多個科技園、文化園及產業地產項目的規劃建設和招商運營,并擔任深圳TCL國際E城、重慶金科股份、中國國際信息(福建)產業園、云南能投集團空港自貿城等咨詢培訓顧問。其間,成功申報、管理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國家級孵化器等綜合型、示范性園區,主持了有關產業園區建設運營與公共服務的多個國家或省部級研發課題并指導實踐,編著了行業首部系統性專著《產業園區/產業地產規劃、招商、運營實戰》。個人特別倡導并踐行園區及產業地產項目從規劃、建設,到營銷、招商再到運營管理的系統性、整合化操盤。
主講課程:
《產業園區與產業地產的規劃、招商與運營》
《產業地產發展探知與開發運營36問》
服務過的客戶:
廣州綠地、華潤、魯商、招商地產、株洲地產、聯發地產、北京中關村北科建集團、蘇州高新區蘇高新集團、廣州保利集團、深圳機場集團、招商蛇口、重慶金科股份、中國國際信息(福建)產業園、深圳TCL國際E城、云南能投集團空港自貿城、山西建工集團建筑產業園、西交交大、珠海大橫琴、深圳機場(2次)、魯能(2次)、蘇高新等。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