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勞動關系管理培訓公開課
勞動關系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薪酬核算、工資支付與工時加班中的法律問題及應對操作實務
【課程編號】:MKT033246
薪酬核算、工資支付與工時加班中的法律問題及應對操作實務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時間安排】:2025年04月11日 到 2025年04月11日3500元/人
2025年05月29日 到 2025年05月29日3500元/人
2025年06月26日 到 2025年06月26日3500元/人
2025年02月20日 到 2025年02月20日3500元/人
2024年11月15日 到 2024年11月15日3500元/人
【授課城市】:上海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薪酬核算、工資支付與工時加班中的法律問題及應對操作實務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北京
【課程關鍵字】:上海薪酬核算培訓,上海工時加班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背景介紹
工資支付是企業用工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關系到員工的重大權益和企業的用工成本,是最容易發生勞動爭議的風險點。本節內容將企業工資支付的核心內容一網打盡,結合司法實踐中的案例及裁判機關的裁判規則,告訴HR在工資支付方面的基本規則與實務操作技巧,最大限度的降低HR不規范操作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如何有效管理,合理支付工資,控制公司成本?如何正確操作,避免勞動紛爭?名課堂非常榮幸地邀請到著名勞動法專家董保華教授通過詳實的素材和生動的案例為您深刻解析、系統梳理各種工資支付中常見爭議案例背后的勞動法律問題,解讀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為企業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課程收益
本課程將解決的問題:
(1)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事假工資如何扣除?
(2)各類休假(病假、年休假等)的待遇與日工資如何計算?
(3)補償金是否須納稅、多少以上要納稅?
(4)雖支付高額工資、卻可能被訴以未支付日常加班工資?
(5)標準工時、綜合工時制的工資如何計算?
(6)不定工時制的工資如何計算?請假時工資如何計算?
(7)值班與加班的報酬如何管理、如何防止值班變成加班?
課程對象:
(1) HR總監\經理、薪酬經理\主管\員工關系經理:能指導薪酬核算人員做好核算工作,還能設計防止核算錯誤、防范薪酬爭議的管理方案。
(2) 薪酬核算助理、專員: 能準確、合法的核算薪資和管理支付。
會議大綱
一、工資支付概述
(一)工資的概念
1.外部關系:工資與社保;與企業福利;與分紅的關系
2.內部關系:工資總額的組成
3.延伸關系:經濟補償金及扣稅計算
(二)工資的類型
1.法定義務與約定義務
2.生育津貼(三期女職工課程重點講解)
3.計件工作制:勞動定額與計酬標準
4.計件工時制:勞動部及各地規定
5.最低工資與社平工資:各地最低工資的口徑(扣除項目);各地扣除項目差異由來
6.約定-全部工資:經濟補償金基數
7.約定-部分工資:約定工資的各地表述;各地加班/病假工資計算基數
(三)工資的計算
1.各類工資的計算準則:基數X 倍數
2.生產性停工工資:勞動部及各地的相關規定
(四)工資的確定
1.勞動合同:勞動法調整模式;必備條款之崗位/工時
2.集體合同:勞動法調整模式;集體協商內容;集體合同的效力
3.規章制度/員工手冊:民主流程
4.上述三項發生沖突時的處理認定及案例分析
二、勞動合同履行中的各類工資支付問題
(一)工資的支付
1.加班工資
法律性質;計算標準;確定依據
加班工資基數;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工資的內外部關系
2.病假工資(病假及醫療期課程重點講解)
病假工資發放的三種不同模式(法律性質;計算標準;確定依據)
病假工資保底規定;各地病假工資支付標準
(二)獎金的支付
1.獎金發放
法律性質;計算標準;確定依據
績效獎;年終獎
2.工資扣減
法律性質;計算標準;確定依據
工資扣除的限制;工資代扣;各地關于規章制度罰款的規定
3.薪資結構體系
單一工資制;復合工資制
(三)津貼的支付
1.法定支付:高溫津貼
法律性質;支付標準;確定依據;高溫津貼的區域差異
2.企業支付:以飯貼為例
法律性質;支付標準;確定依據
三、工資支付救濟
(一)支付法律責任概述
1.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2.請求性賠償金與責令性賠償金
(二)訂立中的法律責任
1.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事實勞動關系
(三)履行中的法律責任
1.帶薪年休假待遇
帶薪年休假法律責任;帶薪年休假時效
2.責令賠償金
3.違反年休假規定與加班費責任的不同
責令賠償標準;訴訟時效區別
四、各類工時制中的法律問題及實務操作
(一)標準工時制度
1 標準工時法律規定
2 標準工時爭議案例
3 標準工時立法動向
4 標準工時管理應對
5 相關案例分析
(二)綜合計算工時制度
1 綜合工時適用范圍
2 綜合工時計算周期
3 綜合工時實施操作
4 相關案例分析
(三)不定時工時制度
1 不定時適用范圍
2 不定時審批程序
3 相關案例分析
(四)加班管理制度
1 延長工時法律限制
2 延長工時管理技巧
3 延長工時舉證責任
董老師
董保華先生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勞動學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華東政法大學勞動法律服務中心主任等職務。
董保華先生作為律師已經執業25年,并被錢伯斯專業評審機構評選為2012年及2014年亞洲勞動法領先律師。善于處理勞動法領域各類疑難案件。同時,擔任強生、家樂福、路易威登、利樂包裝、巴斯夫、通用汽車、百事食品、中國電信、中冶寶鋼等幾十家跨國公司和社會機構的法律顧問。并協助公司處理眾多大型人員安置項目且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