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采購管理培訓公開課
采購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采購績效管理》
【課程編號】:MKT020169
《采購績效管理》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采購管理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8月08日 到 2025年08月09日3280元/人
2024年08月23日 到 2024年08月24日3280元/人
2023年09月08日 到 2023年09月09日3280元/人
【授課城市】:上海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采購績效管理》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北京
【課程關鍵字】:上海績效管理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培訓受眾:
采購員,采購主管,采購經理及供應鏈管理人員,流程再造人士,暫未從事采購行業但尋求從事采購行業的人員等。
課程收益:
完成《采購績效管理》學習后,你應該能夠:
A:確定測量供應鏈活動的績效是如何與一個組織的整體管理流程相適應;
B:討論執行一個完善的方法來測量組織、功能和個人的績效所帶來的好處;
C:對供應鏈經理有用的績效測量方法進行分類;
D:討論測量供應商績效的原因;
E:評價用于改進供應商績效的測量方法;
F:使用一系列會計學技術來測量組織的效率;
G:解釋并應用統計數據測量績效。
課程大綱:
第 1章 采購與供應績效管理導論
1. 企業中績效管理的重要性
2. 一般績效管理、采購與供應績效管理介紹
3. 組織的成本管理及其與采購績效的關系
4. 公司的持續改進及其與采購績效管理的關系
5. 供應連續性及其與采購績效測量的聯系
6. 在公共和私營組織中測量采購和供應鏈績效的重要性
第2章 為企業增加價值
1. 在公司運營中增值績效管理:一般原理
2. 增值機會
3. 測量采購和供應所取得的增值績效
4. 通過降低庫存成本、管理費用以及使用寄銷庫存增值
5. 談判的增值機會:改進采購并改善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條款 6. 通過提高運作效率增值
第3章 績效測量的類型
1. 采購和供應經理如何實現公司管理層制定的KPI目標
2. 采購和供應經理如何為他們的核心-公司運營選擇與制定KPI
3. 采購對改善服務和提高底線利潤的貢獻
4. 選擇KPI來測量部門的采購流程管理和供應鏈成本
5. 在組織中選擇與采購結構相關的KPI
6. 采購的能力及其與業務目標的關系
第4章 成本和定價方法
1. 大環境: 成本和市場力決定價格
2. 基本成本分析:在一個商業組織中,成本是如何分攤和計算的
3. 成本價格分析的介紹:如何管理可變成本
4. 使用成本分析法并測量你的采購績效
5. 固定成本如何管理
第5章 庫存管理測量
1. 庫存: 在商業運營中的地位和價值
2. 持有庫存的成本
3. 建立持有庫存成本基礎并確定它和績效管理的聯系
4. 倉儲和庫存績效管理的關鍵指標
5. 在更寬泛的供應鏈中管理庫存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第6章 信息技術和數據管理
1. 商業信息系統與供應鏈系統的聯系以及如何應用于績效測量
2. 采購信息系統的關鍵因素
3. 與采購職能管理相聯系的增值問題與績效指標
4. 供應商績效管理中的增值問題和增值過程
5. 采購人員績效管理中的增值問題和流程
6. 最佳實踐:哪些KPI能夠幫助供應鏈管理者減少成本并改進服務
第7章 為什么要評估供應商
1. 供應商的績效和商業業績
2. 在采購職能中供應商績效的測量
3. 績效測量和“質量管理”
4. 供應商測量和建立關系
5. 供應商選擇中的測量和供應商評估
6. 為了共同的優勢而進行的績效測量
第8章 供應商測量流程的步驟
1. 采購流程的關鍵階段
2. 授予前評估的步驟
3. 授予后評估的步驟
4. 內外部供應商的反饋和糾正活動
5. 持續評審和供應商的測量流程
第9章 測量工具
1. 使用正確的績效測量”工具”
2. 定性的和定量的績效測量方法
3. 設計測量系統并保證數據的可用性
4. 讓其他人參與到測量過程中
5. 案頭工作的方法還是拜訪的方法
第10章 績效測量
1. 授予后績效測量的一般方法
2. 簡單的供應商等級評定
3. 以感知為基礎的等級評定
4. 使用加權平均的好處
5. 第三方參與和測試程序
6. 審計和審計追蹤計劃
第11章 溝通
1. 在戰略層、戰術層和運營層的溝通和商業關系
2. 溝通、績效測量和建立關系
3. 在績效測量系統中良好的溝通機制的重要性
4. 良好溝通與解決爭端和管理沖突
5. 溝通體系的類型
第12章 財務評價
1. 財務部門的角色和貢獻
2. 進行公司財務評估的好處
3. 是由專業的第三方還是由內部人員來主導財務評價
4. 財務評估的工具
第13章 其他的績效評估
1. 內部和外部的商業關系
2. 評估活動的其他方面內容
3. 聯合績效評估的開展
4. 標桿管理和供應商調查
第14章 供應商開發和供應商賬戶管理
1. 更積極地開發和控制供應商
2. 識別主要供應商的必要性
3. 供應商開發
4. 供應商帳戶管理
第15章 為何測量采購人員的績效
1. 績效管理和采購人員
2. 績效管理和組織
3. 周期測量、持續測量和年度測量
4. 測量與獎賞和晉升之間的聯系
5. 管理不善的測量方案所存在的問題
6. 更廣闊的觀點和“人才投資”
第16章 分級目標和指標
1. 目標管理
2. 指標和目標以及企業計劃流程
3. 設計符合SMART標準的積極的目標
4. 目標的時間量程
5. 目標設定中的問題
6. 目標設定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審計和評審
第17章 績效評價的技術
1. 正式考評法和非正式考評法的技術
2. 定量評價法和定性評價法
3. 基于面談的評價法
4. 自我評價
5. 考評過程中涉及的其他人員因素
6. 考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18章 培訓和員工發展
1. 培訓需求分析
2. 職位要求、工作描述及其對培訓需求分析(TNA)影響
3. 針對式與非針對式員工培訓和發展
4. 培訓的類型
5. 持續職業發展 6. 評估培訓績效
第19章 信息和個人績效管理
1. 績效測量過程中數據的重要性
2. 進入企業計劃和部門計劃
3. 數據的類型
4. 可用數據的來源
第20章 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績效的關聯
1. 現行績效測量方法的缺點
2. 相關利益者的廣泛參與
3. 供應商與績效測量之間的關聯
4. 其他利益相關者與績效考評的關聯
資深老師
由知名專家講授,運用眾多實戰案例,深入淺出剖析難點問題,欲了解老師更多詳情,敬請致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