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領導力培訓公開課
領導力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從曾國藩的省察功夫看管理者的身心修煉
【課程編號】:MKT055160
從曾國藩的省察功夫看管理者的身心修煉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領導力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2月12日 到 2025年02月12日2900元/人
2024年02月28日 到 2024年02月28日2900元/人
【授課城市】:廣州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從曾國藩的省察功夫看管理者的身心修煉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廣州管理者的身心修煉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人為什么會犯錯?
怎樣反省并改過?
本課程結合現代生活背景,解讀儒家修身內省的核心、實踐內涵與現實意義。
授課對象
希望不斷提升個人修養、講求內心調適、崇尚人格完善的人士
課程大綱
一.過惡的起源
(一)感物而動,向外馳求
(二)“氣質之性”的偏頗
(三)妄根:浮氣、浮質、浮性、浮想
小結:修身之關鍵在變化氣質
?變化氣質之可能
二.過惡的種類和產生過程
(一)過惡辨析:妄、欺、偽
(二)過惡種類、產生過程
1.微過,獨知主之
2.隱過,七情主之
3.顯過,九容主之
4.大過,五倫主之
5.叢過,百行主之
6.成過,為眾惡門
三.改過之難
(一)客觀障礙:習性不易反省
(二)主觀障礙:自畫、自欺、知行不一
四.內省的層次與歷程
(一)改過的層次
1.克治點:從事上、念上到心上改
2.慎獨的不同層面:鄭玄、朱熹、王陽明、劉宗周之理解
(二)改過的歷程:從勉然、斬然到自然
1.勉然,強恕而行:孟子、曾國藩
2.當下斬然: 羅洪先、劉宗周
3.工夫熟后即自然: 王陽明
(三)曾國藩的省察功夫
五.總結
1.認識本心
2.祛習克己
張老師
【主要背景資歷】
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長江商學院特聘授課教授
2006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古代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200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
張教授專業中國哲學,講授“論語導讀”、“四書”、“傳習錄”、“宋明儒學”等課程,近年著力于宋明理學工夫論研究。主持國家級課題兩項,省級課題一項,出版《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敦于實行:鄒東廓的講學、教化與良知學思想》等專著四本,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2017年,被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和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聯合聘請為中央國家機關黨課宣講輔導員。
【擅長課程】
《儒釋道修身原理與事業開創》
《社會變遷圖景中的儒家倫理與中國人的關系模式》
《身心一體——儒家“仁”學的核心與實踐內涵》
《中國傳統的心性觀與世界觀》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和良知思想的當代價值》等等
【學術論著(以下均為獨立完成)】
(按發表時間排序):
1.《<性自命出>的成德進路》,《山東工商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03年12月出版。
2.《試論<五行>的成德進路》,《石河子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2003年12月出版。
3.《從<肇論>看玄學向佛學的轉變》,《普門學報》(臺灣)第24期,2004年11月出版。
4.《從<肇論>看中觀般若學的非本體性特征》,《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出版,一類重要期刊。
5.《從<壇經>看頓教禪法的修持要求》,《浙江學刊》2005年第2期,2005年3月出版,核心期刊。
6.《從楚簡<五行>的成德進路看早期儒家的“體知”維度》,《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出版,核心期刊。
7.《王門后學羅念庵思想辨正》,《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2007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8.《當下一念之別:陽明學現成良知之辨的關鍵問題——以王龍溪與聶雙江、羅念庵的爭論為中心》,《浙江學刊》2007年第4期,2007年7月出版,核心期刊。
9.《羅念庵思想研究述評》,《哲學動態》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出版,核心期刊。
10.《羅念庵與道教道家之關系》,《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2期,2008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11.《王門后學王龍溪與羅念庵工夫論之比較》,《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2010年2月出版,核心期刊。
12.《江右王門學者鄒東廓研究綜述》,《儒家思想與典籍研究》第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13.《王門后學唐順之、羅洪先晚年被舉出山事件考辯》,收入馮達文主編:《兩漢思想與信仰》,巴蜀書社出版2013年5月出版。
14.《江右王門學者鄒東廓之戒懼說論析》,《當代儒學研究》第14期,臺灣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3年6月出版。
15.《鄒東廓生平及學術系年》,《國際陽明學研究》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16.《由凡至圣:王陽明體悟本心的工夫階次————以王龍溪<悟說>、<滁陽會語>為中心的考察》,《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3期,2013年9月出版,核心期刊。
17.《江右王門學者羅念庵學行述評》,《儒家思想與典籍研究》第六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18.《陽明學者羅念庵悟良知的工夫歷程》,《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4期,2014年11月出版,核心期刊。
19.《儒道交融:羅念庵一體兩面的終極關懷》,《廣西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2014年12月出版。
20.《“見在良知”說的核心焦點與體認維度》,《中山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2015年5月出版,核心期刊。
【科研項目(以下均為獨立完成】
1.《鄒守益思想研究》,獲2007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二等資助金。2008年結題。
2. 儒藏工程之子課題,點校《龍溪會語》(72000字),已結題。
3.“思想、講學與鄉族實踐——鄒東廓與江右王學的開展”(11YJA720038),2011年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