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稅務會計培訓公開課
稅務會計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企業傳統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案的合規修正與調整
【課程編號】:MKT056477
企業傳統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案的合規修正與調整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稅務會計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8月21日 到 2025年08月22日2380元/人
2024年09月05日 到 2024年09月06日2380元/人
2023年09月21日 到 2023年09月22日2380元/人
【授課城市】:成都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企業傳統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案的合規修正與調整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深圳
【課程關鍵字】:成都納稅籌劃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簡介】
將高管工資轉為經營所得既可同時規避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NO!
將房產出租轉換為物業管理服務或者倉儲服務可有效開展房產稅籌劃?做夢!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采購建筑材料時應爭取進項稅額最大?未必正確!
通過親屬低平價轉讓股權可有效規避股權轉讓的個人所得稅?結果可能相反!
應當承認,傳統的“納稅籌劃”方法與思路不僅簡單、直接,且非常有效。
但數電發票來了,確認式申報來了,金稅四期逐步上線,智慧稅務也要跟著來……對稅務機關來說,企業的涉稅數據已經完全處于裸奔狀態。上述的一系列所謂有納稅籌劃方法與思路,因其粗暴、違法,已經沒有了生存的空間,范冰冰、鄭爽、黃薇、鄧倫等明星稅案的查處可謂最好的例證。工業企業也好,建筑地產企業也罷,如果不對傳統的納稅籌劃方法與思路進行必要的修正與調整,必將遭到無可挽回的損失。
本課程通過典型案例的分析,探尋當前主流、傳統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案的違規與無效之處,并以最新稅收政策為依據,以大數據智慧稅收征管為基礎,進行適法性修正、合規性調整,確保納稅無后憂,實現籌劃零風險。
【培訓對象】
1.企業 CFO、財務總監、財務經理、稅務經理、財稅人員、主管會計等涉稅管理部門相關人員;
2.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財稅咨詢機構等稅務專業人士;
【課程大綱】
一、數智化稅收征管改革對避稅籌劃的影響
1.數電發票讓稅收征管開啟實時監控模式
(1)數電發票試點及改革的未來趨勢分析
(2)數電發票試點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十大利好
(3)數電發票“刷臉”全面規范發票法律責任
(4)發票與憑證間的數據關聯分析強化
(5)發票憑證與經濟業務間實現強關聯
(6)發票數據固化無法事后調整更無法篡改
(7)企業無法壓票更無法拖延、遲滯納稅
(8)虛開發票等違法風險及成本大幅增加
分析:數電發票時代企業仍應強化“以票管稅”思維
案例:不再傳謠:入賬標記與會計核算入賬完全兩碼事
案例:數電發票讓稅收征管實時記錄企業的經濟業務
2.“確認申報”試點政策及其背后的征管變革
(1)“確認申報”最新試點政策及其情況簡介
(2)“確認申報”意味著“以數治稅”時代的開始
(3)企業的“確認申報”與個稅“自動填報”匯繳
案例:“確認申報”推行后財會人員會失業嗎?其工作重點如何轉型?
3.金稅四期如何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轉型
(1)金稅四期是對金稅三期的全面升級
(2)金稅四期新上線的幾大特色系統
(3)金稅四期主要功能的數字化解讀
案例:“一人式”監控發現多家企業冒用個人信息虛列費用。
案例:“一戶式”監控發現某企業讓員工為企業代開發票。
案例:對機器的IP、MAC地址進行監控,查處虛開45億!
案例:跨省開具發票,某公司被稅務機關監控到了IP地址。
案例:設立多家個體享受免稅避稅因“一人式”監控被查補稅款
4.活下去是金稅四期下企業的最佳選擇!
思考:活下去是否意味著建安企業要偷稅逃稅呢?
在稅負很重、監管很嚴的情況下如何體面地活下去?
二、合規納稅籌劃急需理性認知與思維創新
1.傳統粗暴式“避稅籌劃”正失去生存空間
分析:傳統粗暴式避稅籌劃方法——做假賬、核定征收、虛開發票、陰陽合同……
案例:稅收洼地轉讓股權核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后被追補少繳稅款!
2.老板式納稅籌劃的收益與風險
案例:范冰冰案與鄭爽案有何差異?有什么警示?
案例:薇婭與李佳琦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命運?無比較無傷害!
3.當下主流的納稅籌劃其實很多都是偷稅
案例:將房租轉換為物業管理或者倉儲從根本上就是偷稅!
案例:以報銷發票方式給員工發工資本質上也是偷稅!
4.某些籌劃雖不屬偷稅違法但也不能讓納稅人獲利
案例:一般納稅人采購貨物爭取進項稅額最大化為何不正確?
案例:直接適用增值稅的減免稅反而會增加納稅人負擔!
5.合法開展納稅籌劃的起點在于掌握好邊界
(1)稅法維度下的企業稅務合規邊界及其判斷
(2)企業經營維度下的稅務合規邊界及其判斷
思考:生活常規可否作為稅務管理合規與否的判定標準?
案例:適用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政策讓企業遭致重大損失
案例:虛開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未作進項抵扣是否合規?
案例: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時采購商品未索要發票是否合規?
三、增值稅納稅籌劃思路與方法錯弊與調整(全案例解析)
(1)選擇增值稅納稅人身份能籌劃嗎?沒那么簡單!
(2)設立新實體可有效規避一般納稅人?風險極高!
(3)分立或注銷可實現納稅人身份轉換?此路不通!
(4)一般計稅方式下進項稅額越多越有利?絕對胡說!
(5)賒銷或分期收款銷售可進行籌劃?其實是個坑!
(6)代銷轉為代理服務可有效避稅?有收益也別用!
(7)代銷轉變為租賃能節不少稅?不是籌劃是違規!
(8)存貨非正常損失進項轉出可籌劃?原理都錯了!
(9)勞務外包或獨立能降低企業稅負嗎?根本不行!
(10)工程雙方應爭購高稅率材料與設備嗎?NO!
(11)采購中選擇銷售方運輸更能節稅?根本不對!
(12)政策允許對方也配合,選擇簡易征收嗎?慎重!
(13)人和設備一塊兒租賃可有效籌劃?維度有偏差!
(14)只要有增值稅免稅政策就一定要爭取?未必!
(15)為了進項抵扣,借款變身融資租賃?想得美!
(16)出于公共利益的無償服務不做銷售更有利?純屬瞎說!
四、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思路錯弊與糾正(全案例解析)
1.多設立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效應?小船焉能下大海?
2.業務招待費轉換為業務宣傳費可以減輕稅負?道不同不相為謀!
3.關聯方的借款轉換為購銷往來款可獲節稅效應?此路絕對不通!
4.業務招待費8.3%臨界點的籌劃思路:理論可行,但沒有意義!
5.先分配再轉讓能有效規避股權轉讓的稅收?絕對是個騙局!
6.房產的大修理費用化整為零能加大稅前扣除?基本沒門!
7.新購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規避所得稅?損失遠比收益大!
8.土地返還款變身科技扶持獎勵資金不征稅?偷稅必被罰!
9.多預提費用少預繳所得稅賺取資金時間價值?不被認定偷稅算大幸!
10適用特殊重組政策規避所得稅義務?得到的多,失去的更多!
五、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思路錯弊與轉型(全案例解析)
1.設立非法人企業只繳納一道稅自然更有利?錯!
2.找發票報銷代替工資發放實現兩稅又贏?絕對不能!
3.工資轉變成勞務既能避稅又免除社保?錯誤一點都不美!
4.老板的借款年底“先還后借”可避個稅?后果很嚴重!
5.未分配利潤轉入資本公積就不繳納個稅?您想得有些美
6.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聽企業的?雙贏才是王道
7.增加人員數量可有效規避個人所得稅?做夢,那是偷稅!
8.以撤資方式分回利潤可有效規避納稅?除非幸運,成功概率很小
六、其他稅費納稅籌劃思路的錯弊與糾偏(全案例解析)
1.房屋租賃變身物業管理少繳房產稅?貌似可行實則偷稅!
2.房產租賃轉換成倉儲規避房產稅?您敢試稅務就敢查!
3.開發成綠地并對社會免費就能規避土地使用稅?哭都來不及
4.選擇好地點就能實施房土兩稅籌劃嗎?為了籌劃而籌劃?
5.房產租賃變身內部承包可規避房產稅?風險少才是真的好
6.模糊交易價格延遲印花稅納稅時間行嗎?合同履行更重要
7.以最低標準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真的可行嗎?未必!……
8.把工人全部轉換為勞務工可以規避社保費嗎?一個大笑話!
9.使用離退休人員與大學實習生不用繳社保?或許吧!
現場咨詢答疑(帶上問題聽課效果更佳)
胡老師
某省從事稅收征管工作超過三十年,通財務,知稅收,曉法律,先后在《財政研究》、《經濟研究參考》、《經濟學消息報》、《涉外稅務》、《財會通訊》、《財會研究》、《財會月刊》、《稅務與經濟》等中文核心報刊發表論文百余篇,發表實務類文章五、六百篇,數十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出版有《主流納稅籌劃思路與案例的成敗得失》、《個人所得稅法解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手冊》、《企業納稅籌劃實務》等;
——在業界享有“財稅百事通”、“稅法活字典”等稱號;先后在全國各地舉辦過上千場財稅業務培訓,數十萬納稅人直接受益;
——授課特點:胡老師總能將法律邏輯與會計、稅法嚴謹融為一體,實現豐滿理論與骨感實操的和諧統一,睿智中飽含幽默,調侃中盡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