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項目設計工作坊
【課程編號】:NX11395
學習項目設計工作坊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員工培訓
【培訓課時】:2天,6小時/天
【課程關鍵字】:項目設計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今天的培訓管理者,面對不斷涌現的學習技術和層出不窮的培訓概念,很容易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然而如何與企業發展需要相匹配往往無從下手。很多技術和概念貌似專業卻遠離業務,很多培訓過程有亮點卻沒有很好的效果轉化。
培訓管理者如果定位為學習項目設計師,關注結果,關注如何最大化的整合資源,以及如何高效解決問題,用運營的思維做培訓項目,那么我們將會發現培訓管理者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馳騁。
課程收益:
● 一個套路:理解學習項目設計的套路“大小多少”
● 一套表單:運用學習項目設計的系列工具,幫助項目落地
● 一G資料:相關培訓領域資料(PPT模板及行動學習資料為主),幫助學員擴大認知半徑
● 一個項目:現場完成一個學習項目的設計
● 一段回憶:高體驗感的學習項目設計,幫助形成記憶的“鉤子”,幫助學員進行內容消化
課程對象:
培訓經理、培訓主管及其他分管培訓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及擔負部門人才培養的管理者。
課程大綱
第一講:學習項目設計的核心能力:資源獲取能力&成果展示能力
一、資源獲取能力
測評:作為HR,你對公司的業務了解多少
視頻賞析:《人民的名義》中政治資源
1. 理解一個概念:政治資源
2. 如何獲得政治資源--資源五有,項目無憂
二、成果放大能力
1. 學習項目成果展示
2. 如何放大學習成果
第二講:學習項目設計之“大”——大手筆,把所有培訓相關方變成盟友
一、天賜的資源:基于資源獲取的項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 上——培訓項目要上接戰略,下接績效
1)高屋建瓴——從公司新聞聯播(網站 領導講話)了解戰略
2)大有可為——從業務部門痛點和需求中發現
3)迎難而上——在和上級溝通中主動發現
識記口訣:高大上模型
互動研討:列出你能了解的戰略信息清單及渠道
2. 中——從業務部門的“三新”發現“三有”
1)新環境:流程制度有調整
2)新領域:部門人手有增加
3)新業務:工作內容有變化
互動研討:列出你能挖掘出的業務痛點清單
3. 下——下接績效的個人“吻別式訪談”模型
1)前期準備 2)澄清問題 3)往期(數據)分析
4)事件(好壞都可以)深挖 5)成果共識 6)贏得支持 7)延長閉環
角色扮演:模擬部門負責人和培訓經理,完成訪談,并展示訪談成果。
二、落地的計劃:課程有效安排且費用合理并證明
1. 培訓計劃六步落地模型
1)根據需求定目標
2)按照目標分課程
3)通過課程定形式
4)確保形式促結果
5)圍繞結果定價值
6)塑造價值再包裝
練習:完成相關表單
2. 輔導和反饋:學員實現實際工作中培訓工作中“三匹配”
1)培訓需求和培訓內容匹配
2)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匹配
3)培訓形式和培訓成果匹配
三、人性的促動:獲得學員參與度、刺激度、轉化度等干系人相關方支持
1. 相關方四找模型
1)了解業務找痛點 2)勾兌行家找資源 3)形成聯盟找支持 4)平衡期望找共識
案例研討:基于以往的項目,識別出你的“天地人”,以及對于的策略
第二講:學習項目設計之“小”——縮小課程范圍,深度挖掘需求
一、確定小范圍:方向要聚焦
1. 平衡記分卡的原理講解
2. 從戰略解碼到工作分解的表格實操
小組研討:從戰略到任務的培訓聚焦練習
二、做個小野貓:需求全靠撩
1. 培訓管理者的核心能力:需求勾引能力
1)需求勾引能力之“勾搭”:建立良好關系,是合作的前提
故事引導:郭小鵬和他下屬的對話
2)引導的基本功:故事隱喻
實戰練習:基于實際培訓需求的故事隱喻運用
2. 引導技巧模型(BIA)
案例分享:兩個爸爸對孩子考95分的對話
1)BIA 模型講解
實操練習:如何用引導的方式,把需求送到業務部門嘴邊,讓他們說出來
三、設定小目標:內容雙有效(有效匹配需求&有效匹配形式)
工具:《聚焦培訓需求的內容輸出表》
1. 內容聚焦的關鍵——最佳實踐萃取
案例分享:成都鐵路局的輸出賦能項目
案例研討:為什么不叫經驗萃取項目
1)最佳實踐萃取的關鍵:儀式感的設計(形式的重要性)
2)開班儀式和結業典禮的工作清單
實戰輔導:你的學習項目中,還能如何增加儀式感
2. 培訓項目的常見形式(非課程教學的形式)
1)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 2)團隊分享 3)主題沙龍
4)例會演練 5)持續在崗訓練 6)周期性復盤 7)人生故事會
實戰輔導:你的培訓項目形式設計
四、推進小行動:轉化有三要(課程/講師/轉化要把關)
1. 課程要把關
1)確定培訓目標 2)確定課程范圍 3)確定教學形式
2. 講師要把關
1)看背景 2)看大綱 3)看口碑 4. 聽引導 5. 聽示范 6. 聽反饋
3. 轉化要把關
1)明確輸出標準 2)明確轉化形式
案例:我的轉化秘密武器(張帆你愛)
實操模擬:基于你的內容,如何把好三關
第三講:學習項目設計之“多”——助推學習成果的多樣化設計
一、培訓營銷化:明白多宣傳的價值
1. 打造企業的“新聞聯播”,占領宣傳的高地
1)從三重腦談學習營銷 2)從NLP邏輯層次談學習營銷 3)從賦能談學習營銷
實操模擬:我可以動用的營銷資源有什么?
二、培訓成果化:設計多宣傳的成果
1. 成果設計三板斧之定目標:無形成果有形化
1)輸出任務前置,以終為始 2)案例集
3)講師(課程)大賽 4)業務流程手冊 5)行動學習成果展
2. 成果設計三板斧之盯過程:刻意練習做催化
1)復習·演練·實操 2)團隊分享 3)主題沙龍
4)例會演練 5)在崗訓練 6)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 7)復盤
3. 成果設計三板斧之拿成果:滿足需求社交化
1)學員上級:看變化、常反饋、見效果
2)培訓經理:發布優秀案例作業、定期發布排名
3)學員:幫他發展為粉絲,提升影響力
4)學霸:(有效學習成果輸出者)可以得瑟,有特權
實戰模擬:基于你的學習項目,完成你實現培訓成果的工作計劃。
三、培訓媒體化:完成多宣傳的套路
1. 培訓宣傳的六脈神劍
1)價值:培訓營銷的目的
2)內容:培訓營銷的根本
3)標桿:培訓營銷的佐證
4)渠道:培訓營銷的途徑
5)頻次:培訓營銷的耐力
6)稀缺:培訓成就的激發
實戰模擬:基于你的培訓項目,完成你的培訓營銷計劃
第四講:學習項目設計之“少”——體驗和參與少而精
一、打造場域:只需要重視的的三個關鍵
1. 開場——這樣做你就贏了
1)W-what(內容) 2)I-interesting(興趣) 3)N-need(價值)
2. 救場——突發情況處理
1)天意-環境原因的預案和緊急處理方式
2)人為-尖銳提問的應答和回復
3. 收場——如何完美的結束一次培訓
1)回顧重點:老師講了什么 學員發生了什么
2)提問思考:什么印象深刻 給我什么感觸
3)轉化遷移:學員完成了什么任務 ,效果怎么樣?未來如何運用
4)謝意感恩:感謝相關人員 主辦方 幕后人員
二、主持串場:只需要跨越的三道火線
1. 邏輯——幫助學員對內容更清晰
1)金字塔原理 2)思維導圖
2. 生動——幫助學員對內容好消化
1)修辭手法 2)肢體語言 3)方言模仿
3. 視覺——幫助學員對內容更直觀
1)可視化 2)色彩 3)圖表
三、有效互動:只需要設計三層次活動
1. 老師用:案例分析、游戲體驗、寓言故事、視頻、情景模擬
2. 學員說:用提問的方式、用專業術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3. 團隊用:純知識(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智慧技能(提前設計/現場提供)、人際技能(情境模擬)、動作技能(現場制作/復盤轉訓)
結業典禮:
1. 啟動大會&結業典禮的執行(半天內容輔導、半天項目展示和評比)
1)學習項目設計成果的輔導
2)啟動大會和結業典禮的策劃和執行現場模擬
3. 體驗啟動大會及結業典禮的價值
1)誓師大會,激發參與
2)將領導變成支持者
3)任務前置,推動轉化
4)結業典禮復盤 (課程結束后在線完成)
張老師
張帆老師 TTT培訓實戰專家
TTT萃取建模專家
高級企業培訓師
WFA認證行動學習促動師
四川傳媒學院/成都農校客座講師
置信集團企業大學年度最佳培訓師
曾任:阿壩州電子商務產業園 | 培訓學院院長
曾任:百倫集團(大型商業化集團) | 培訓部經理
曾任:成都億客餐飲集團(連鎖餐飲品牌) | 人事部經理/事業部總監
★連續5年演講輔導/路演PPT設計創業大賽導師
★四川培訓師聯合會副秘書長/四川HR俱樂部副秘書長
★2019年置信大學最佳講師/四川省商務廳講師大賽冠軍
★2016年CSTD全國優秀學習項目設計師(全國僅20人)
擅長領域:課程設計與開發、授課技巧、學習項目設計、經驗萃取、商務演講……
實戰經驗:
累計授課150場次,培養5000名TTT內訓師,輔導產出400門精品課程,學員好評率達98%。
開拓創新者:利用行動學習+TTT融合的形式設計學習項目,是一位具有創新性和實戰性講師。
»《阿壩州新農人講師項目》獲CSTD全國優秀學習項目設計師獎。
»《成都鐵路局TMT培訓管理者培訓項目》獲中國企業教育百強組委會“最佳學習項目”。
»《川威集團內訓師項目》獲甲方領導高度認可,并連續3年持續采購其他內訓課程。
強力輸出者:大賽輔導方面經驗頗豐,助力學員/企業均取得優異成績。
» 演講技巧輔導:善于幫助學員對內容進行故事化設計,曾為阿壩藏族自治州培養了兩個四川省商務廳主辦的電商創業創新大賽冠軍(2016年蒲恩亞,2017年土地母親團隊)。
» 技能大賽輔導:善于幫助學員對最佳實踐萃取和建模,以及PPT制作和美化,及呈現技巧輔導,曾連續2年輔導郵儲銀行/建設銀行(四川分行)在片區及全國技能大賽贏得冠、亞軍。
» 講師大賽輔導:善于幫助學員提煉模型和設計金句,曾作為成都鐵路局(好講師四川賽區)導師,助力學員奪取初賽/復賽冠軍,并輔導出11名學員進入百強,2個全國三四強,2個單項獎(一個最佳課程設計,一個最佳風采)、一個十佳課程,兩個優秀綜合課程,并在總決賽中獲得分賽場冠軍入圍金科獎(2019年 成都賽區 賴佳)。
部分授課案例:
→曾為川威集團(四川最大的制造業企業)進行《內訓師培訓》,輔導培養20余名認證講師,完成12門精品課程認證,并擔任集團好講師比賽導師,輔導金牌內訓師在總決賽獲全國百強。
→曾為四川水電集團進行《講師授課技巧》《課程設計與開發》,獲得學員的深度信任和支持,并協助培訓部對內訓師大賽優勝者進行市場化推廣,極大點燃所有內訓師對培訓的熱情,推動2020年培訓計劃主動提交、及時完成率提升80%以上,盤活整個培訓體系。
→曾為四川太平洋電影院進行《內訓師培訓及選拔項目》,一共三個導師領隊,所帶團隊學員包攬前三,并在“十佳講師”中占了7個席位,并被培訓負責人直接點名要繼續合作,后輪訓老師其他系列課程。
→曾為阿壩州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商學院院長,通過宣傳如何用電商扶貧,萃取經驗,自制自媒體素材,幫助多名0基礎的少數民族村民走上講臺,并培養多名少數民族講師在四川省創業大賽中連續2年斬獲兩個冠軍、一個亞軍,一個季軍,樹立標桿作用,并帶動汶川/理縣/九寨溝實現脫貧奔康,還成為四川省電子商務進農村先進示范單位,獲得阿壩州委書記劉作明等領導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認可。
→曾為華商職業技術學院進行《PPT實戰工作坊》,給方法,給工具,給輔導,所培訓教師120余人,訓后一周內產出課程超過200門,獲得學校領導和受訓教師的一致認可。
主講課程:
《四步打造在線精品課程》
《課程設計與開發工作坊》
《學習項目設計工作坊》
《學會經驗萃取,傳承組織智慧》
《基于腦科學的建構主義引導型講師培養》
《零基礎演講實戰訓練營》
課程風格:
▲培訓風格幽默風趣,理論實踐案例相結合,講授與訓練相結合,不僅僅是受歡迎的培訓師,更是能為您提供解決方案的咨詢師和引導您成長的企業教練。
▲極強的文字功底,能夠把復雜的理論翻譯為簡單而貼切的文字,以方便學員理解,也能保證其愿意聽,聽得懂,懂了以后能實施,并達到預期結果。
部分服務客戶:
大型企業:中國電信成都分公司、成都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西藏航空、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川威集團、青羊區總部基地、葛洲壩集團、華西集團、民航西南空管局、海爾集團成都工貿公司、中航工業成發有限公司、川渝中煙……
銀行行業:建設銀行四川分行、郵儲銀行四川分行、中國郵政四川分公司、樂山商業銀行……
民營企業:四川超宇集團、百倫集團、成都市武侯區青少年空間、成都市人才中心、中華英才網、成都正欣投資、西南財大企業級俱樂部……
餐飲行業:洲際酒店集團、順興老房子、77法餐廳、一品粥道、笙笙記海鮮豆撈、錦蝶新概念餐廳、成都映巷、銀鯊國際美食百匯……
高等院校:成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大國金中心、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傳媒學院……
部分授課評價:
張帆老師太會舉例了,特別認同他“內訓師要降低學員的認知負荷”這一點,用故事、笑話、以及他重點強調的隱喻,幫助“消化”新知識特別有效,你看我又一不小心用上“隱喻”了!
——四川水電集團培訓部 張經理
還原實際的工作場景,解決工作中具體問題,現場出成果,這種引導式、工作坊式培訓好??!
——成都鐵路局人事處 何處長
張老師的課程,不是套路模型,就是金句故事,這樣的教學方式特別適合我們班組長這個級別,讓學員一直左右腦不停的切換,像打瞌睡都沒機會,講全腦學習,先示范威力,哈哈,我也會金句了!
——川威集團培訓負責人 馬老師
那么復雜的五星教學法,張老師五個字就解決了,厲害!五分鐘連講帶示范,五十分鐘基于實際問題來練習、最后點評,這樣的教學方式絕了!
——太平洋電影電影院培訓部 李經理
上張老師的課程,就是一個詞:折騰,他先折騰自己,提煉建模,再折騰學員,用學習活動實現知識內化和遷移,最后,折騰成果,一次又一次優化迭代,精品課程就是這么做出來的。
——四川郵政集團(全國技能大賽冠軍,成都工匠獲得者)費希
感謝張老師參加對我進行的比賽輔導,幫我設計開場白,調整PPT,還幫我設計我的品牌!都是公益的,還這么用心,太感謝張老師了!
——2016年四川電商創業創新大賽冠軍 蒲恩亞
感謝張老師,不僅為我們培養了電商創業者、從業人員,還幫助進行經驗的總結和萃取,為我們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電商講師。這才是真正的扶上馬,送一程!
——汶川發展改革與經濟信息化局 姚局長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