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智慧
【課程編號】:NX33448
儒家思想的智慧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戰略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1天
【課程關鍵字】:儒家思想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收益
1.了解孔子,了解《論語》,了解儒家;
2.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做一個有修為有道德的人;
4.培養君子品格、仁者風范;
5.通過儒家管理思想提升中高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6.認識到知行合一、為政以德的重要性;
7.認識到中庸之道并不是和稀泥、無原則、老好人;
8.學會如何將儒家的無窮智慧運用到日常管理與生活之中。
9.認識到個人如何在團隊及社會中扮演正確的角色和定位。
課程大綱
一、儒家概述,夫子何人?
1.孔子這個人,論語這本書;
2.儒家其他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
3.儒家有哪些主要主張?
4.儒家思想是腐朽墮落的封建思想嗎?
案例:習近平與儒家;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毛澤東同志論孔子。
二、仁愛思想與人生素養
1.何為“仁”;如何成為一個“仁者”?
2.仁者愛人;
3.仁者愛物;
4.天下歸仁;
5.孝悌仁之本,百善孝為先;
6.儒家論孝道;
7.孝道不是愚忠愚孝;
8.孝道跟職場人生有何關系?
9.孝道與感恩、孝道與責任;
大量案例與互動:何逸舟古文字訓詁。
三、仁政王道與管理智慧及人生智慧。
1.何謂“仁政王道”?
2.孟子對孔子仁愛思想的完善。
3.民貴君輕與人民至上;
4.仁政王道與現代企業管理之間的關系。
5.仁政王道思想與西方霸道思想的差異對比分析及其對管理的影響。
東西方管理差異的根源;大量案例與互動。
四、德治禮治的管理手段及人生修為
1.儒家為何主張德治而不是法治?
2.儒家人性論;
3.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4.何謂禮治?
5.德治為主、禮治為輔、援禮入德,以禮輔德的管理主張;
6.政者正也、以德服人的領導藝術。
7.儒家思想與個人修身;
8.打鐵還需自身硬;
9.儒家以德治企的管理思想;
10.儒家德治與法家法治的區別與聯系;
11.簡析儒家大師荀子的管理思想;
案例詳解:宋江的管理藝術;三國演義中的管理案例等。中國某企業的國學管理智慧;
五、君子品格與人生修為
1.何謂“君子”?
2.仁者風范與君子品格;
3.何謂內圣外王?如何內圣外王?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三綱八目的真實含義與人生的修為;
6.和而不同、群而不黨、比而不周的人生修為;
7.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管理智慧;
8.儒家的義利思想與職業素養;
9.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10.義重于利、義先于利、以義求利;
11.如何看待人生得與失?如何看待名利與金錢?
12.何逸舟“仁義禮智信”新解;
六、知行合一的處世法則與職業精神
1.何為知行合一?
2.如何知行合一?
3.王陽明等人論知行合一;
4.知行合一的處世法則與職業精神。
大量案例;何逸舟古文字訓詁。
七、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學與人生智慧
1.何謂中庸之道?被誤解極深的“中庸”;
2.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沒原則;
3.中庸思想為什么被我們誤解?
4.中庸權變,天下達道;
5.過猶不及的管理智慧與人生智慧;
6.君子時中、君子慎獨的個人修養。
大量案例與互動:百家講壇的故事、孟子的典故等;
八、尾聲:儒家思想總結與綜述
何逸舟老師總結及贈語:(不得隨意轉用,需注明出處!)
上班學儒法、下班學道家;
商戰學兵家、修心學佛家;
創業重墨家、立業重法家;
守業重儒家、強業重道家;
并用成大家、最終歸易家。
何老師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國學總裁班客座教授;原央視『名家論壇』欄目承辦機構特邀講師;電視欄目《贏家大講堂》主講專家;全球通VIP大講堂特邀主講專家;2009“全球國學10強華人講師”。
2009年在澳門蓮花衛視及內地30多家電視臺開講《道德經》,受到熱烈歡迎,同年與易中天、傅佩榮、于丹、曾仕強、錢文忠、王立群、紀連海等老師一起被新浪、搜狐、阿里巴巴、中華講師網等單位和媒體評選為“全球國學10強華人講師”。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