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4年
精益生產培訓公開課
精益生產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LCIA低成本全員自動化改善
【課程編號】:MKT007350
LCIA低成本全員自動化改善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精益生產培訓
【時間安排】:2021年12月18日 到 2021年12月20日3600元/人
2020年11月28日 到 2020年11月30日3600元/人
【授課城市】:青島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LCIA低成本全員自動化改善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濟南
【課程關鍵字】:青島自動化改善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進入微利時代,需要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品質取勝;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招工難、用工貴,用工成本持續吞噬著企業的利潤;
生產模式趨向多品種,小批量;
…… 傳統思路下的自動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且周期長,是一種高投資、高效益、高風險的
發展模式,很難為大多數企業所采用。
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是由精益管及零配件組合而成,融入體力、杠桿和重力等,達到低成本、省力化、省人化,消除不必要的浪費等。
低成本自働化(LCIA),以其投資少、設計周期短、靈活、維護成本低、全員參與自主改善等優點,被認為是企業實現制造升級的一種高性價比理性的選擇;
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是大眾創新、全員改善在企業中的精彩應用;
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大力推行低成本智能自働化(LCIA)勢在必行。在工業 4.0 的浪潮中,企業想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低成本自動化是第一步;LCIA 也是提高員工成就感最好的法寶工具之一。
課程對象:
想在企業中推進 LCIA 的總經理、副總經理、生產總監
制造技術部、精益革新部、IE 推進部、設備部、工程部負責人
現場改善主管、班組長和骨干人員
課程大綱:
一、精益化思路與自働化
TPS 的二大支柱與自動化
JIT(即時生產)與 JIDOKA(人字邊的自動化)
JIDOKA(人字邊的自動化)的原則
自動化技術
自働化(JIDOKA)的定義
自働化與自動化的差異
自働化的目的、功能、特征
自働化的基本思想及設計的基本原則
自働化與少人化
二、LCIA 基礎知識
LCIA 低成本自動化/自働化歷史
LCIA 低成本自働化誕生與定義
LCIA 低成本自動化/自働化 6 大優勢和 8 大目的
LCIA 低成本自働化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三、LCIA 低成本自働化 8 大機構原理
杠桿基本原理
連桿機構基本
斜面基本原理
滑車輪軸基本原理
凸輪基本原理
齒輪車基本原理
槽輪基本原理
皮帶鏈條基本原理
案例:活用 8 大機構原理自制加工物料拿取
四、活用 8 大動力源(無動力與有動力)
重力活用基本
人力活用基本
磁力活用基本
彈性力活用基本
浮力活用基本
自然力(風力、水力)基本
其他動力(電、氣)
案例:自動下料效率提升 40%無動力改善
五、LCIA 8 大領域應用
作業改善應用之手元化、少人化
物流搬運應用之整流化、省力化
品質保證應用之防錯化、適正化
設備改善應用之簡便化、經濟化
治具改善應用之輕巧化、少量化
安全改善應用之機械化、零傷化
環境 5S 應用之整列化、高效化
現場管理應用之可視化、數據化
六、簡便自動化(LCIA)應用 / 加工作業簡便自動化改善方法
治具的道具化
設備小型化
檢測在線自動化
換型、換模快速化
夾緊、移送、停止、復原的自動化
設備的單元化、模塊化
設備寬幅狹窄化
操作單元人性化
門板表皮自動上料改善案例(豐田 QCC 報告案例)
七、簡便自動化(LCIA)應用 / 組裝作業簡便自動化改善方法
組裝作業的動作改善(10 手)
作業的治具化
自工程多工序化
夾緊、移送、停止、復原的自動化
換型、換產工具套件化、模塊化
部品、材料供給套裝化、順序化
全流程無斷點化(時間斷點、空間斷點)
流水線中自動上料 回收的視頻案例分析
八、簡便自動化(LCIA)應用 / 搬運作業簡便自動化改善方法
減少搬運的距離
減少存取的動作
減少搬運的批量
倉庫自動輸送搬運案例改善報告
李老師
精益生產系統解決方案專家
曾在日本斯坦雷電氣株式會社(本田的全球戰略伙伴)、利銀輝精機(理光工業戰略合作伙伴)從事研發、精益生產與改善及設備開發工作
李老師擅長精益管制造與開發、改善類工裝夾治具制造與開發、改善型自動化設備制造與開發、Cell 線設計與開發、MES 類應用硬件與軟件開發
為電子、機械、食品、醫藥等企業實施改善方案,特別是現場 5S、設備維護 TPM、SMED、防錯法、LCIA(簡便自動化) 、CELL(單元生產方式)工廠內 LAYOUT 規劃設計等咨詢輔導工作,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行業技術團隊實戰水平,改善人才培養,對企業導入精益生技術管理及改善能力提升有廣泛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