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SSC 的建設方法與實踐____提升HR運營效率的關鍵
【課程編號】:NX22843
HR SSC 的建設方法與實踐____提升HR運營效率的關鍵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人力資源規劃培訓
【培訓課時】:2天,6小時/天
【課程關鍵字】:HR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達成目標】
1.理解目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對HR帶來的影響
2.了解目前企業HR運營的發展趨勢
3.理解企業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
4.了解三支柱在企業中的作用與價值
5.掌握三支柱的職能和素質
6.了解構建HR SSC的方法和思路
【背景介紹】
在目前急速變化的世界環境中,企業也面臨著更加強烈的沖擊。在這樣一個變化的環境中,企業的內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也在發生著改變,由傳統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管理,再到人本管理,而到了現在則是以業務為導向的,貼近業務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因而,一方面,企業的的人力資源管理在隨著企業的變化發生著根本的變化,但另一方面,傳統的事務性的流程性的標準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始終都是存在的。如果說,貼近業務的人力資源管理最能幫助企業提升經營目標并達成我們的戰略方向,但流程性的標準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卻是最能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武器。所以,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已經朝著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進行了分層分類的發展,一些有著業務敏感度的人,適合做貼近業務的戰略的人力資源管理,還有一些人員適合做專家型的人才,用于為業務目標的實現提供解決方案。但也要承認,還有一些人,他們并不想成為將軍,他們就是居于自身的高度責任心,高效的輸出業務需要的成果,從而體現出自身的價值。這,就是目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共享服務中心的由來。同時,有些人就喜歡做專業度更加精深的工作,他們為別人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而感到自豪,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專家中心的由來。另外,還有一些人,喜歡綜合的全面的現場解決問題的工作,他們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最能處理這類棘手的事情,同時也很愿意幫助他人出謀劃策,他們就相當于是連隊里面的指導員,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合作伙伴的由來
本課程正是要解決,企業在什么情況下,已經在怎樣的模式基礎上,需要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個支柱,以及在建設的過程中,先建立哪一個支柱還是同時建立
【培訓大綱】
1.當今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對HR工作帶來的挑戰
目前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挑戰有哪些
這些挑戰所帶來的重要意義
在這些挑戰前提下,傳統HR工作該如何重新定位
變革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四角色模型介紹
分別從戰略、運營、人員、流程四個方面介紹
分組研討:我們在這四個方面運營的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人力資源的的發展如何與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相匹配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案例介紹:華為公司是如何走出混沌的過程介紹
華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在中期發展過程中的組織結構介紹
華為公司支部建立在連隊的具體做法
了解華為公司開展HR三支柱的歷程
2.人力資源管理的最新模式解釋
人力資源管理的三支柱模型介紹
三支柱產生的歷史背景及發展沿革介紹
思考互動:人力資源部服務的對象有哪些
三支柱在當今中國企業的實踐
在企業什么階段需要進行三支柱的人力資源管理設置
人力資源合作伙伴功能介紹
人力資源專家中心功能介紹
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的功能介紹
案例呈現與討論:人力資源合作伙伴的價值體現
人力資源工作者與業務管理者各自的功能分工介紹
小組討論:三支柱的人員素質需求各是什么
應知(理論方面)有哪些
應會(技能方面)有哪些
核心勝任素質(冰山下面部分)有哪些
互動:你本人最適合哪一個角色
三者之間如何進行銜接與轉換
任務的要求分別是什么
評價的標準分別是什么
3.人力資源管理三支柱各自需要承擔的職責
基礎管理方面
戰略梳理
組織結構設置
職位設置
職位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方面
招聘與面試的組織以及常規面試
員工培訓的組織與評估
員工績效管理中的指標與任務設置和評分考核總結、反饋的組織等
薪酬與福利中的常規工作
員工激勵與氛圍建設
4.建立共享服務中心(HR SSC)的基礎與方法
小組討論:本企業中已經成熟的可以轉換成標準化的人力資源工作有哪些
哪些工作可以轉換成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
HR SSC的定位與職能
人力資源客戶的伙伴
人力資源專業的咨詢服務
人力資源行政事務性服務
人力資源運營管理服務
HR SSC如何與其它兩個支柱連接
HR SSC 從業人員的能力模型介紹
互動交流:從HR SSC的功能定位思考,從業人員的能力模型
建立HR SSC所面臨的挑戰暨需要的條件
如何對HR SSC設定指標并考核
HR SSC未來的發展之路
HR 數字化介紹
數字化HR系統的模型介紹
何老師
【資質介紹】
組織及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資深管理咨詢顧問
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特聘講師
【工作經驗】
何老師先后獲得數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擁有超過20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和管理實踐經驗。曾任職于華為、金蝶等知名企業,先后擔任人力資源經理、總監、常務副總等職位。何先生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多次受邀在金領世界招聘會、深圳MBA推介會、高校畢業生推介會上及其它大型行業協會上,做過專題人力資源管理演講。為《深圳特區報》、《南方都市報》、《管理學家》、《企業家》、《經理人》等報紙、雜志撰寫過多篇專題文章或案例點評,是《南方都市報》優秀通訊員、江蘇衛視全國大學生創業大獎賽的專家評委。出版光碟《從優秀到卓越》,出版書籍《求職就是推銷自己》
【授課風格】
何先生在授課過程中運用其良好的組織能力,將自身在管理實踐中獲得的實踐經驗,通過案例研討的方式與學員共同分享,并通過其很強的控場技巧,引導學員進行大量的互動討論與練習,將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傳授給學員
【主講課程】
1、《建設組織能力,推動企業經營目標實現》
2、《向華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業務驅動下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3、《企業戰略梳理與研討》
4、《組織結構設計與職位設計實務》
5、《職位分析與職位評估》
6、《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
7、《勝任素質與行為面試》
8、《招聘與面試技巧》
9、《KPI設計與績效管理實務》
10、《薪酬管理體系設計實務》
11、《任職資格管理設計與應用》
12、《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管理》
13、《中層管理者技能提升》
14、《華為企業文化》
【內訓服務客戶】
深圳招行、瀘州建行、廣發證券、安信基金、貴州銀行、福州農行、鄭州商品交易所、招商證券、長江商行、貴州中煙、貴定煙廠、龍巖煙廠、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延安大學、暨南大學、福建寧德政府、佛山稅務局、全國鐵路系統人事教育處、深圳市外商企業協會、九江市中小企業局、中國移動【廣東、深圳、東莞、肇慶、許昌、嘉峪關、運城、黔東南】、中國電信【廣東、深圳、海南、咸陽、南平】、中國聯通【蘇州、無錫】、UT斯達康深圳研發中心、華為技術、世紀人無線、瑞斯康達、中興網信、京信通信、東大金智、金蝶軟件、吉銳觸摸、江蘇晶石集團、步步高教育電子、富士通、廈新電子、天源迪科、英飛拓、尤利爾科技、中國賽寶實驗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武漢冠捷、廈門冠捷、中國安防集團、美林電子、成都天奧信息、南京萊斯信息、中興網信、國微電子、瑞特優化、寧遠科技、華大半導體、上海華測、廣州天維、方太廚具、美的商用空調、海信科龍空調、格力電器、美的熱水器、安吉爾、中孚泰、昆明星耀集團、正榮集團、勁嘉地產、東聯集團、蒙西集團、云南實力集團、中國建筑工程公司、冠利達、伊利冷飲事業部、輝山集團、鳳祥集團食品事業部、蒙牛集團、邁瑞生物醫療、瑞沃德生命科技、遼寧藥聯、華東醫藥、諾唯贊、贏家服飾、羅萊家紡、南方寢飾、黃河集團、恒益服飾、建滔化工集團、深圳燃氣、金達集團、西蒙集團、振華新能源、恒泰新能源、賽輪金宇、丹東電廠、杰友升電氣、許繼電氣、許繼結構、許繼電源、許繼集團、云電同方、陽光電源、富士康、中聯重科、東莞歐姆龍、宇通重工、埃斯頓自動化、茂業百貨、紅彤汽貿、南粵物流、懷遠物流、白沙運輸、當當網、錦勝包裝、勁嘉彩印、虎彩印刷、中航聯創、騰訊、多易得、河南銳之旗、運城高速公路、A8音樂集團、海航技術、時代新材料、港中旅酒店、廣州自來水廠、東風汽車、鈦鉑新媒體、深圳地鐵、吉利汽車、諾萊仕、南方航空……
【咨詢內容】
包括軟件企業、印刷包裝企業、電子企業、電信運營商、家紡企業、地產企業、電器企業等,涵蓋組織發展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戰略管理、組織結構設計、流程梳理、職位體系、人力資源規劃、KPI體系、薪酬激勵體系、任職資格體系、招聘與勝任素質模型、培訓體系、關鍵崗位人員能力識別與匹配、股權激勵等
何先生作為項目的咨詢總監,為這些企業提供的不僅是設計方案,他還帶領團隊,將咨詢的實踐經驗以及其深厚的管理理論,結合企業的現實情況,全方位的幫助企業進行實施,包括進行大量的培訓以及手把手的傳遞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從而保證使每一個咨詢過的企業,能體會到管理咨詢為他們帶來的質的改變。同時讓咨詢客戶中的管理人員在接收咨詢的過程中,體會到管理的方法、手段,并理解咨詢過程中“授之以漁”的重要性
【咨詢客戶】
方太廚具、晶石集團、蘇州聯通、羅萊家紡、邁瑞醫療、東大金智、錦勝包裝、南方寢飾、無錫聯通、世紀人無線、貴定煙廠、勁嘉彩印、杰友升電氣、許繼電源、許繼結構、許繼集團、域成華升、東方雨虹、懷遠物流、力通威電子、振華新能源、陽光電源、瑞特優化、諾唯贊、普樂美……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