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之識人智慧
【課程編號】:NX33532
《孫子兵法》之識人智慧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戰略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可根據客戶需求協商安排
【課程關鍵字】:孫子兵法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古人有云:因人成事,因人廢事。
人用對了,事就成了;人用錯了,事就敗了。
文王識太公,吳王識孫武,劉邦識韓信。
馬云識蔡崇信,馬化騰識張小龍,任正非識孫亞芳。
老板一定要認真的對待三件事:招人、激勵人、開人。
同一家店,店長是否選對,結果不一樣。
同一個計劃,負責人是否選對,效率不一樣。
同樣的促銷,執行人是否選對,效果不一樣。
而招人、激勵人、開人,又以識人為先。
如何準確識人,老板可借鑒先哲圣賢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而讓自己見識精明,更需要修煉自身的心性、眼光和智慧。
【課程收益】
對比百家經典,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心性修煉方向,提升領袖氣質;
探究商業競爭法則,分析識人智慧的重要作用,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學會運用多種識人策略選才,為企業選拔中堅力量,打造高效團隊;
學會通過觀察諸多細節,掌握競爭對手內心想法,提高競爭談判勝算;
【課程內容】
第一章領導風格決定團隊風氣
佛系——隨緣——等待
道系——無為——逃避
儒系——清高——務虛
兵系——競爭——進取
調兵遣將、開疆拓土、且看兵家!
第二章關于競爭策略的探討
您永遠需要一位優秀的對手!
態度1:無視競爭——正視競爭
態度2:逃避競爭——喜歡競爭
態度3:不善競爭——善于競爭
總結:進攻易同心,撤退必離心!
名人名句:你就是那只菜鳥!
第三章為什么要學習識人智慧
名人名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不識人之禍:小心身邊“鬼與妖”
識人之福:結識貴人“王與才”
老板該為自己裝個“識別系統”
第四章不可不知的民間識人法
言語多反復者當防欺詐
忘恩記小過者必定反戈
開口大義者臨大難必變節
逢人兄弟者既深情也平常
任意捧罵者無至性不可交
第五章老板必備的識人智慧
識人四大系統:觀、聽、審、脈
觀之法:觀眸以驗、常禮本份……
聽之法:妖事必偽、輕諾寡信……
問之法:問急識變、問難識勇……
切之法:家和顯善、友眾顯義……
第六章從眼神去讀懂TA內心
雙目無神者多萎靡,意志薄弱
雙目躲閃者多虛偽,自卑自怯
雙目不定者多不安,急躁焦慮
雙目轉速者多敏銳,易受影響
雙目遲緩者多遲鈍,思慢行緩
趙老師
專注《孫子兵法》20年
中國《孫子兵法》權威專家
中國首家孫子書院院長(山東惠民)
湖南省經信委專家庫首席專家
北大、清華、長江商學院特邀講師
趙常樂老師是當代中國《孫子兵法》研究的領軍人物。他潛精研思二十年,通過對《孫子兵法》理解→實踐→升華→再實踐的學以致用的態度,逐漸整理出一套邏輯性、系統性、實用性極強的思想體系。并通過不斷努力,成功的將籠統的1.0版本升級到細化的2.0版本,如今已經更新到融會貫通的3.0版本,且仍在不斷探索與發現。
趙常樂老師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莫大的興趣,他從《孫子兵法》中提煉精髓,結合大量親身經歷及企業經營事例,通過分析案例成敗因果,總結出以趙常樂老師為思想核心的商道法則。這些法則直指現代商業競爭的本質,是科學與傳統、企業家與社會、人心與人性三種關系調和的基本準則,是一名優秀領頭人都想要擁有的決策錦囊,也是作為管理者建立良性團隊的統帥法寶。
趙常樂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十余載。他不忘初心,堅守社會責任,常年奔走于全國各大企業和院校,為企業家們傳道解惑。
他先后為長江商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上海交大等國內著名高校總裁班、EMBA班、商界領袖班,為世界500強企業如中石化、三星電子、聯想、德國拜耳、杜邦、強生、加德士等企業,為中國500強企業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國際航空、TCL集團、伊利集團、美的電器、北控水務、云南白藥集團等企業授課。服務過的企業超過2000家,培訓的學員超過50萬人。獲得業界及學員廣泛好評!
授課特點
1. 受兵家思想影響,趙老師的課皆以務實、辯證的思維方式為基礎,不講大道理,只講怎么做。粉碎各種“以弱勝強”、“以小博大”的美妙幻想,卻又隨時提醒學友們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2.趙老師的課程注重挖掘學員智慧,悟道而后善于術。從現象探尋本質,進而提出解決方案,以問題帶動學員動腦、動手、動心,達成更持久的效果。
3.趙老師上課激情而幽默,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影響力。課程案例取樣經典、剖析不拘常理,保證了課程的高度與深度,同時兼具實戰性、實用性、實操性。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