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財務管理培訓公開課
財務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2023年企業年終關賬技巧與企業所得稅匯繳調整
【課程編號】:MKT057108
2023年企業年終關賬技巧與企業所得稅匯繳調整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時間安排】:2023年12月19日 到 2023年12月19日2800元/人
2022年12月14日 到 2022年12月15日2800元/人
【授課城市】:長春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2023年企業年終關賬技巧與企業所得稅匯繳調整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長春年終關賬培訓,長春所得稅匯繳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詳情
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開的第一年,雖然經濟復蘇沒有達到社會預期,但稅務機關的涉稅管控已逐步到位。隨著金稅四期的正式上線,數電發票試點全國鋪開,雖然國務院稅費優惠政策完美延續至2027年,但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吃緊已成為常態,稅務機關對企業的檢查力度不斷加大,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日益嚴格,隨著核定征收方式已經全部改為查賬征收,無法取得成本費用發票已經成為企業的主要矛盾。尤其是2023年稅務總局稽查局開展的多項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一些常年帳外經營、不做收入的行業以及發票虛開的企業已成為眾矢之的!
置身于如此大背景之下,如何利用這一大好時機,在當下經濟下行之際,結合稅收新政,做好企業所得稅匯繳工作是每年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企業涉稅管控中的高風險環節。年終關賬前進行稅務風險自查、財稅政策梳理是確保企業合規納稅的關鍵,本課程旨在幫助企業財務人員了解并應對2023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風險,解析稅局典型的涉稅案例,提供實用的關賬技巧,確保年底關賬結賬工作實現合規納稅的目標。
【課程收益】
解讀精準:2023年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全方位解讀
規范執行:利用指標預警設置識別全行業稅收風險
注重要點:稅務稽查評估案例深度講解,避免踩雷
深度系統:通過財務報表信息比對,提出疑點分析
【針對人群】
適合人員:企業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財務主管、稅務負責人等
【課程內容】
模塊一:梳理年度企業所得稅新政,關賬有底氣
(一)國務院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及地方稅費優惠政策完美延續,第一時間解讀。
(二)研發加計扣除比例再升級,研發費加計扣除時點究竟在季度還是年度?“研發費2.0版指引”找答案。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20%,什么是工業母機?
(三)500萬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再延續,稅會差異是否在申報表填報正確?企業所得稅成本費用跨年度扣除需要特別關注哪些問題?
“留抵退稅”政策退增值稅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加計抵減”政策多抵增值稅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跟票管、按戶管”涉稅指標預警值講解,教授企業怎樣進行匯繳申報,才能不被稅務機關列入稅務稽查名單
(五)到底要不要在意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貢獻率,稅負率過低真的能立即納入稅務機關的預警嗎?
模塊二: 關注稅收優惠資產損失,匯繳之核心
(一)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有哪些?享受稅收優惠必須符合那些基本條件?涉稅資料的準備應如何規避稅局的稽查風險。增值稅即征即退的稅款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嗎?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進行繳納嗎?
(二)三年以上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作為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需要哪些備查資料。稅務機關事后必核查的大額資產損失的標準是多少?
(三)關聯企業的資金往來的風險與協調
1、企業集團內單位(含企業集團)之間資金的無償借貸行為免征增值稅新政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及風險應對實務,怎樣界定企業集團才能獲得稅務機關的認可?企業所得稅匯繳應特別關注哪些問題?
2、統借統還、向信托投資公司借款納稅案例分析與案例分析與風險防范,小額貸款公司、保理企業是否屬于金融機構,是否能享受金融企業稅收優惠?增值稅立法后,“統借統還”政策路在何方?
3、資金池借款的稅前扣除,支付統借統還利息支出是否需要同時考慮債資比?《公司法》規定的認繳制下的注冊資本未實際到位,向金融機構的借款能否全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私車公用”的合同簽訂與風險應對實務,個人將車輛租賃給企業是否需要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企業買車供股東使用,如何判定其是否與生產經營有關。還需關注二手車交易未做收入少做收入風險
(五)2023年稅務總局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研發費指標設置及研發費加計扣除重點講解及報表填報
(六)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收入占比要超過總收入的60%,企業取得大額財政補貼應如何做賬才能避免高風險?連續三年研發費用占銷售(營業)收入比例要達標,高新技術企業應如何進行年終匯算清繳研發費處理?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證的三起典型案例分析
模塊三:排查大額疑點發票扣除,關賬必知曉
(一)企業所得稅堅持“無票扣除”原則的風險防范,成本費用率異常說明企業存在什么稅收問題?如何鎖定具體異常費用項目?企業無法取得發票,暫估入賬,匯算清繳期之前無法取得發票,堅持“無票扣除”的稅務處理實操案例講解
(二)沒有扣除額限度扣除項目的案例分析----以會議費、咨詢費、服務費、管理費為例。稅務總局規定的大額咨詢費發票必須進行實地核查,大額咨詢費標準是多少?某醫藥企業進行風險防范案例解析
(三)新格局下涉稅合同控稅的誤區:個人發票代開受票方企業所得稅風險激增的應對與思考,怎樣安全的將綜合所得向經營所得轉化?個人代開砂石發票需要特別注意合理性原則。
(四)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關鍵點把握:小額零星經營業務如何判斷?無法取得稅前扣除憑證應怎樣扣除?成本費用分割單如何使用?
(五) 28號公告對所得稅處理的基本影響,企業取得異常扣除憑證如何補救,企業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能否及時換票?
(六)關聯企業成本支出的風險與協調:母子公司之間派遣、借調員工的扣除風險,集團內跨主體進行員工獎勵和股權激勵的費用協調
劉老師
劉老師多年在稅收一線從事稅務稽查和審理工作,曾多次參與稅務總局組織和布置的行業專項專案檢查工作,是國家稅務總局稽查人才庫成員,稅收師資庫成員。 行業方面,劉老師在市局機關工作期間,著力從事特定行業稅收政策管理工作,多次參與總局組織的熱點行業最新政策研討會,多次參與對一線稅務干部、納稅人及中介機構的稅收政策培訓工作。于此同時,圍繞房地產行業涉稅風險管理,他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房地產行業風險防控體系,得到稅務機關、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的一致認可。 學術上,劉老師擔任國家稅務總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兼職教師,是山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劉老師還參與編寫《企業所得稅納稅遵從風險與防范》等多本書籍。